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袁隆平
不需要轟轟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天都開心,健康快樂。
——青年演員羅海瓊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作文題“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審題立意|范文
- 題目編號:26870
- 是否推薦:是
- 難度平均:3
- 質量平均:4
- 收藏次數:0
- 瀏覽次數:13014
- 使用次數:0
- 創建時間:2018-12-01
- 上傳用戶:gzywtk
- 上傳時間:2019-01-04
- 考點詳細:作文-寫作
- 命題類型:新材料
試題內容:
試題答案:
22.【答案】擔當責任
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去擔當,去完成。只有當我們擔當起了自己的責任時,才能夠把事情做好。就像我們學生的責任主要是抓好學習,教師的責任主要是給學生傳授知識,警察的責任主要是維護社會治安,而清潔工人的責任主要是打掃衛生……
我們的社會需要負責任的人,只有人人都勇于積極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共同把各項工作做好,社會才會進步。一個人想要贏得他人的信任,在他人面前樹立起威信,就必須做到四個字——有責任心。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這句話說得十分正確。一個教師想要在他所教的班上樹立威信,想要管理好這個班級,使之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級,那么他自己身為一個教師,就必須擔當起教師的責任,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各個方面切實地負起責任,才會讓學生相信他,敬佩他,從而在班上建立了一個老師的威信。
有的人肯定會認為:想要做到對工作盡心盡力,一絲不茍地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是很困難的事,但在世界上就有人做到了。現在由我來講述一個實例:在日本東京的一個國際大酒店里,來了一位新應聘的服務人員,她找到飯店的負責人,負責人卻叫她去打掃廁所。她猶豫了,怎么辦?是接受這個工作?還是另謀職業?考慮再三,她決定還是先聽聽負責人怎么說再作決定。于是,負責人把她帶到廁所,并告訴她廁所要清潔得十分干凈,特別是馬桶要弄得一塵不染,光滑潔白,飯店負責人一邊說就一邊開始給她做示范,并且最后還從馬桶里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她被飯店負責人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所感動了,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責任心,于是愉快地接受了這份工作,漂亮地邁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在此后的歲月里,她一直勤奮的工作,她所清洗的廁所,一向光潔如新,馬桶里的水她也喝了不知多少次。她就是后來成功成為了日本郵政大臣的野田圣子。正是她那種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對自己工作極度負責和勇于擔當責任的精神,使她從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她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負責任是我們所應當做的,而不負責任不僅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而且還會損害他人利益,甚至還有可能會害人又害己,所以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千萬不能做。《狼來了》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小男孩,就是因為不負責任地亂喊亂叫,才造成在最后讓自己也被狼吃掉了的結局。
責任重于泰山,只有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的人才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才會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在人們的眼中卻比一顆沙粒還要渺小和可悲,必將受到人們的譴責,也注定會使自己走向失敗。
擔當責任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該做且必須做到的事,只有每一個人都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整個社會的明天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解析】
【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寫作能力。這是一道由多個相關聯的名句組合而成的材料作文。第一句話“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是說國土被列強瓜分需要收復,為國家敢于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句話談的是“愛國”“奉獻”方面的問題(關鍵詞“愛國”“奉獻”),當國家有難時,或者為了國家利益,革命先驅敢于犧牲自己一切,這是此句的主要意思。第二句話“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反映出了袁隆平作為一名科學家的責任擔當,從這句話可以提煉出“奉獻”“責任”“擔當”等關鍵詞。第三句話是青年演員羅海瓊在接受《華商晨報》記者采訪時說的一句話,當時記者問羅海瓊:你現在很幸福吧?你對幸福的標準是什么?羅海瓊回答道:是的,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心里很滿足。每個人幸福的標準都不一樣,不需要轟轟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天都開心,健康快樂,就是最幸福的事了。這句話,表達了青年一代的幸福觀和人生追求,他們追求的是“簡單平凡”,關注的是“親情”的溫馨幸福。可以提取“平凡”“家庭”“親情”等關鍵詞。第二步,分析句子間的關系,尋找契合點;這三個句子,看似無關,實則有著內在聯系。三句話,反映了不同時代人們的不同人生追求。秋瑾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是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犧牲時年僅32歲。她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興衰存亡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其人生追求是“為國獻身”。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饑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因此,他的人生追求是“為全人類做奉獻”。這兩種人生追求都是崇高偉大的。正是有了這些革命先驅和科學家的愛國奉獻,責任擔當,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美滿生活。那么生活在當下的年輕人,關注“身邊最親近的人”,讓他們“每天都開心,健康快樂”,也是一種樸素的人生追求。不過,我們還可以推想,當今青年人是否都應該像羅海瓊一樣,僅關心“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就行了呢?青年人到底應該擁有怎樣的人生追求呢?……由此可見,這道題的三句話是一個閉合的話題體系,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相近、相關或相反)。第三步,找準立意角度,確定中心思想。題干中要求考生“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因此,從理論上來講,考生可以選其中某一句話來立意,或者任選其中兩句話來立意,或者綜合三句話來立意。從材料內容上看,第三句話與前面兩句話應該有一種“對比”的意味,面對革命先烈和科學家的“為國”“為所有人”的犧牲奉獻精神,作為青年演員的羅海瓊卻只想著“身邊最親近的人”。這就不得不引發考生去深入思考: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社會,我們青年一代難道僅僅關注“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就夠了嗎?我們是否還需要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奉獻精神,是否還應該學習科學家孜孜不倦,犧牲“小我”為人類謀福利的“大我”精神?我們可曾想過,如果沒有先烈們的愛國與奉獻,如果沒有科學家們的責任與擔當,我們的“小家”還能“每天都開心,健康快樂”嗎?再有,如果我們僅僅關注“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那么,我們國家的未來,我們的子孫后代又會怎樣呢?……這些問題,考生如能深入地思考,立意自然就會顯得深刻了。總之,這個題目在審題立意、寫作空間和層次梯度上,都有很好的導向。它引導學生既不忘過去的愛國奉獻與責任擔當精神,又引導學生關注個人成長,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從而有利于展示考生的思考和表達,是一道具有時代感和思辨空間的好題目。參考立意:1、當今,仍需愛國與奉獻;2、做人,應有崇高的追求;3、既要顧“小家”,更要念“大家”;4、既要“關注身邊人”,更要關注“所有人”;5、愛國是一種責任和擔當;6、做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7、不忘過去,珍惜當下;8、“小家”的幸福來自“大家”情懷;9、當今,我們應該有“家國情懷”;10、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使命)等。只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能夠自圓其說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給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點睛】材料作文應先辨清材料的表達方式,是敘事類、說明類,還是描寫類;然后針對不同類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進行立意。特別要抓住關鍵句進行分析。本材料閱讀理解起來比較簡答,有明確具體的寫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審題很重要:第一步,讀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謂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傾向和感情傾向)。第二步,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一般說來,一則材料至少可從肯定與否定兩個角度審視:“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幾個“人”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個事件,針對其背景、寫作目的的不同,就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審視角度。



- 評價此題:難度得分
- ☆
- ☆
- ☆
- ☆
- ☆
- 質量得分
-
- ☆
- ☆
- ☆
- ☆
- ☆
相關試題及考點指導
- 所屬試卷:四川省成都市2019屆高三畢業班第一次診斷性檢測語文試題(高考模擬)
- 上一題目:圖文轉換_某同學就班會活動方案征詢同學們的意見,設想了同學們
- 下一題目:《人類命運共同體》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