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苗繡,苗族的刺繡。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楚繡、與湘績、漢繡同流而異源。古代苗族婦女養蠶主要是為了獲得制作刺繡使用的絲線。苗繡主要用于裝飾衣服,也用在褲腳和鞋面。在衣服上以欄桿形式圍在肩膀和袖口。黔東向苗族的盛裝刺繡,衣飾部位不是欄桿形式。苗繡針法有平繡、辮繡、結繡、纏繡、縐繡、貼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幾種,其中辮繡、結繡是苗繡中特有。辮繡是先將8根或12根同色絲線納成“辮子”,然后再回旋綴于底布成花,多用于“男性之衣”(“鳥爸”)的盛裝中,繡品風格粗獷凝重。結繡則將絲線在針頭挽數結,然后抽針,如此反復插滿成花。苗繡圖案多是鳥、魚、花、果子。在盛裝的大型圖案中,出現龐大、兇猛的動物,如龍、大象、獅子等。龍在苗繡中有蟲龍、水龍、牛龍等形態。黔東南苗繡圖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釋為與神話傳說中的圖騰有關。苗繡一般先在繡布上繪或貼上圖案。黔東南苗族婦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繡,而是先制成與裝飾部位大小相同的繡件,再綴到衣物上相關部位,這樣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單獨取下來保護或替換。
(摘編自《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西南地區卷》)
材料二:
苗繡是苗族人的文化讀本。從啟蒙開始,苗族人就可以從苗繡里學習生活常識,認識草木動物,學習紡線耕田,了解節日習俗,解讀神話、宇宙天體等,無所不可。乍一看這本“書”,羅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隨意,缺乏歸納,但如果仔細閱讀,你便會發現,它所表現的內容也都是經過了嚴格選擇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輩輩獲得的人生智慧,都隱藏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苗繡故事中。
苗繡一直無聲無息深藏不露,20世紀后半葉才逐漸被發現。有趣的是,它被發現的時間與讀圖時代幾乎同步,苗繡本身的藝術特質和讀圖時代的美學趣味顯然不謀而合。神秘的氣息,獨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飽滿的情感,讓我們驚嘆相見恨晚。
(摘編自解如光《十指春風 一繡千年》,《人民日報》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目前,民間手工技藝的主導傳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館等相對靜態的媒介,傳播途徑單一。實際上,民間手工藝的文化形態非常豐富。以苗繡為例,其非物質文化形態至少包含三種:苗繡中的圖案,苗繡的針法和繡法,苗繡中承載的文化等。這些豐富的內容僅僅依靠靜態形式傳播顯然是不夠全面和詳盡的。尤其是苗繡的刺繡技法十分復雜,無法僅僅依靠靜態形式記錄,借助攝像和三維動畫等形式能更好地記錄和還原刺繡復雜的過程。另外,傳承主體的口述記錄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傳承的一種重要形式,利用視頻記錄顯然比單純用文字記錄更為方便、生動、鮮活。移動互聯網上靈活多樣的數字化觀看模式可以改變傳統出版物和博物館等媒介相對靜態和單一的展示方式,觀眾能進行個性化的選擇,深入、反復地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摘編自羅丹《民間手工藝遺產基于移動終端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7. 下列對材料中“苗繡”的相關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楚繡是苗繡、湘繡、漢繡共同的“祖先”,苗繡主要用于裝飾衣服,古代苗族婦女養蠶主要是為了獲得制作刺繡使用的絲線。
B. 黔東南苗族的盛裝刺繡部位特別,婦女先制成與裝飾部位大小相同的繡件,再將其以欄桿形式綴在肩膀、袖口、褲腳和鞋面。
C. 苗繡日常服飾的圖案包括鳥、魚、花、果子、龍、大象、獅子等,在表現刺繡對象時,苗繡呈現造型上的呆萌特點。
D. 苗繡這本“書”羅列事物看似隨意,但實際上表現的內容經過嚴格選擇,不乏思想深度,苗族人從小就可以從中學習文化。
8.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苗繡中的一些圖案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如黔東南苗繡圖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釋為與神話傳說中的圖騰有關。
B. 苗繡在20世紀后半葉逐漸被人們發現,主要是因為它與時俱進,改變了自身的審美特質,契合了讀圖時代的審美趣味。
C. 苗繡的文化形態豐富,它的傳播形式也應多樣化,除了依托傳統出版物和博物館等媒介,還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
D. 借助視頻手段記錄和還原苗族刺繡的復雜過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傳承的一種形式,其優點是人們可以反復觀看。
9. 根據上述材料,概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苗繡的另外兩方面特點。
(1)圖案:具有豐富的藝術特質.
(2)針法和繡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承載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苗繡》閱讀題及答案
- 題目編號:26928
- 是否推薦:是
- 難度平均:3
- 質量平均:3
- 收藏次數:2
- 瀏覽次數:2357
- 使用次數:1
- 創建時間:2019-06-01
- 上傳用戶:gzywtk
- 上傳時間:2019-11-20
- 考點詳細:現代文閱讀-實用類文本
- 選文題目:苗繡 作者: 體裁:非連續性文本
試題內容:
試題答案:
【答案】7. D 8. B
9. (1). 種類多,技法復雜;還有兩種特有針法 (2). 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輩輩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讀本)
【解析】
【7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下列對材料中‘苗繡’的相關理解,正確的一項是”,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到材料中圈出相關的內容,進行比對,做出判斷。A選項篡改文意,“楚繡是苗繡、湘繡、漢繡共同的‘祖先’,”錯誤,由原文“苗繡,苗族的刺繡。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楚繡,與湘繡、漢繡同流而異源。”可知,是“同流而異源”,所以是不同的祖先。B選項篡改文意,“再將其以欄桿形式綴在肩膀、袖口、褲腳和鞋面”錯誤,由原文“黔東南苗族的盛裝刺繡,衣飾部位不是欄桿形式。”可知,不可能“以欄桿形式綴在肩膀、袖口、褲腳和鞋面”。C選項張冠李戴,“苗繡日常服飾的圖案包括鳥、魚、花、果子、龍、大象、獅子等,”錯誤,由原文“在盛裝的大型圖案中,出現龐大、兇猛的動物,如龍、大象、獅子等。”可知,“龍、大象、獅子等”是在“盛裝的大型圖案中”,而不是“日常服飾的圖案”。故選D。
【8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要在原文中找對應句。先在選項中選定需要“定位”的關鍵詞語,依據選定的“關鍵詞”尋找、確定選項在原文中的對應句。然后將選項與對應句進行比較,比較選項和對應句時,應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異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確選項,否則是錯誤選項。B選項曲解文意,“主要是因為它與時俱進,改變了自身的審美特質,契合了讀圖時代的審美趣味。”錯誤,由原文“有趣的是,它被發現的時間與讀圖時代幾乎同步,苗繡本身的藝術特質和讀圖時代的美學趣味顯然不謀而合。”可知,苗繡并沒有“改變了自身的審美特質”,只是“不謀而合”。故選B。
【9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歸納能力。解答此類題型,考生通讀所有材料,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對材料進行篩選整合。由原文“苗繡針法有平繡、辮繡、結繡、纏繡、縐繡、貼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幾種,其中辮繡、結繡是苗繡中特有。”可知,苗繡在針法和繡法上的特點是:種類多,技法復雜,還有兩種特有針法。由原文“苗繡是苗族人的文化讀本。”和“苗族先人把祖祖輩輩獲得的人生智慧,都隱藏在一個生動鮮活的苗繡故事中。”可知,苗繡在承載的文化方面的特點是: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輩輩的人生智慧或者是苗族人的文化讀本。



- 評價此題:難度得分
- ☆
- ☆
- ☆
- ☆
- ☆
- 質量得分
-
- ☆
- ☆
- ☆
- ☆
- ☆